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川观评论丨拒绝简单粗暴的“厌童”标签

  • 2023-08-30 17:53:33 来源:川观新闻


(资料图片)

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郭韵

假期出游热潮,在动车、地铁、餐厅、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因“熊孩子”引发冲突的新闻时有发生。网络上甚至一度出现“厌童症”之说,引起大家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公共场合文明礼仪有了更高要求,对于自我空间的维护意识也更强。而小孩子往往天性使然,多动爱闹,身处公共空间时,容易“侵犯”他人的物理和心理边界。对这种现象,需要区别对待。儿童的年龄不同,公众也要有不同的宽容度。不可控的婴幼儿和不去管的“熊孩子”,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有时候就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闹,父母的安抚有时候也不见效。那条冲上热搜的“一岁多的孩子高铁哭闹遭女子要求闭嘴”新闻评论区,绝大多数网友对带孩子家长都是体谅包容的,对这名女子的行为持批评态度。而大一些的“熊孩子”,就需要家长良好的教育和引导。现实中,我们也看到,矛盾起因是“熊孩子”,但引发冲突升级的却往往是背后不作为的“熊家长”。“子不教,父之过”,一些家长过于宠溺孩子,采取“他只是个孩子”为由肆意越界、一味纵容的态度,才是导致公众反感厌恶的原因。

因此,“熊孩子”需要家长管教与约束,“厌童症”之说却需要纠偏。对于一些自媒体为追求流量炮制这样的话题,人为制造并夸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制造不同人群间的对立和矛盾,无形中加剧了社会的焦虑,这样简单粗暴贴标签的行为,是我们要坚决反对和警惕的。

每个人都从孩子长大。如何对待儿童,最能体现社会文明。社会要“呵护柔软的群体”,家长和公众,彼此都要多些设身处地,多些宽容和体谅,携手探讨如何建立儿童友好、母婴友好的社会空间。比如,在新闻评论区就有网友建议设立“亲子车厢”“母婴车厢”,让差异个体都能在公共空间找到各自舒适区,就是努力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

标签:

推荐阅读

川观评论丨拒绝简单粗暴的“厌童”标签

川观评论|拒绝简单粗暴的厌童标签

C视觉·每日一图|阆中:云蒸霞蔚 构溪河湿地美如画(2023年8月30日)

C视觉每日一图栏目每日推出一期,展示C视觉摄影师们记录奋进四川、温暖

麻辣烫丨别拿“一问六不知”敷衍公众

对于2020年才退出贫困县序列的鲁山县,是否有必要耗费巨资建造雕像?面

国足9月成都热身赛确定,最新一期集训名单公布

国足定于9月2日至12日期间赴成都市组织集训,并参加对阵马来西亚和叙利

露头就打!成都金牛公安1小时捣毁一处“VOIP”电诈窝点

近日成都金牛公安北巷子派出所依托警企联动防诈反诈工作机制,仅用时1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