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最资讯丨2022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交流研讨活动在成都举行,深入推进国际修学旅行发展

  • 2022-12-16 19:04:38 来源:川观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年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交流研讨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通过主题论坛等形式,总结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成果,探讨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工作设计,深入推进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发展。

青少年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40年来修学旅行工作不断发展,已成为中日青少年交往的重要名片。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在书面致辞时表示,与时俱进做好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工作,努力让两国青少年成为新时代中日人文交流中的生力军。举办专题交流研讨活动,总结过往经验,研究探讨下一步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恢复与发展,可以说正逢其时。

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现状如何?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

“目前,我会每年计划派出访日中国学生约700名,接待访华日本学生约1000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介绍了中日青少年修学旅游项目情况。他表示,修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课程,在中日两国受到高度重视,要确保学生安全和修学效果,就需要建立一系列标准并由相关部门管理监督。除此之外,建议加强教育合作,建立校际关系,通过伙伴学校互相派遣学生加深教育交流,深度挖掘活动背后的需求。

故宫博物院院办主任果美侠表示,一个好的修学旅行,应该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在开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并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延伸,在旅行结束后也有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故宫博物院为此通过视频资源,直播活动和出版资源等,为修学旅行提供了各类前置和延伸资源。“截至2014年10月,乘坐全日空成都路线的累计旅客数突破了十万人次。”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成都代表处总经理谷口信雄介绍:“我们期望在将来更好地架起中日友好交流的空中桥梁”。

“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是个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中日双方要积极发挥‘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资源和优势,探索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中日、中日韩修学旅行线路和产品。”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充分发挥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委员会作用;二是继续打磨高质量旅游产品和线路;三是持续拓展“修学旅行+”外延;四是扩大宣传推广,提升宣传效应;五是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平台,促进中日韩多边交流。

“四川作为大熊猫的家乡,一直以来也是与日本保持着紧密友好的人文交流。”国家金牌导游、天府旅游名导卫美佑、张群在分享时表示,在疫情发生之后,四川也没有停止交流的步伐,不仅有丰富的资源,精彩的课程,同时,也具备完整的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来确保修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今后,四川将从友城交流、业界合作、成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平台和渠道等多方面寻求良机,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发挥四川分会机制作用,设计开发高品质修学旅行产品,创新开展市场推广和双向交流方式,促进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四川乃至成都与日本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经贸合作往来密切,为亚洲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早在1984年,日本的甲府市就是成都在亚洲的第一个友城,拉开成都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序幕。据疫情前统计,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0日,入境成都的外国人数前五名分别来自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日本。

(成都市文广旅局供图)

标签:

推荐阅读

最资讯丨2022中日青少年修学旅行交流研讨活动在成都举行,深入推进国际修学旅行发展

12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年中日青少...

和钱有关!成都在国内首次发现清代铸钱遗址

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是如何被铸造的?12月16日上午,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建成的成都考古中心,清代宝...

C视频|震撼!千架无人机群开启2022酒博会光影秀!

12月16日至18日晚8点,宜宾三江口长江公园水幕广场将上演1000架次无人机群光影秀,共迎2022中国国际名酒...

今日播报!未来三年四川将开发林草碳汇项目30个960万亩

四川将搭建四川林草碳汇科技服务大平台,通过拓展林草碳汇产品供给、扩大林草碳汇消纳场景、探索绿色金...

卫星看四川|成都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首次开放 曾经是川足主场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00,世界杯决赛将打响。在距离世界杯决赛前一周的12月11日,成都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