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19.8万亩,林木覆盖率净增10.4个百分点。2021年截至12月23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9.65万亩,完成进度已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19.5%
“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9.65万亩,近10年植被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全市平均植被盖度突破40%,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奋斗目标。”2021年12月23日,在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邯郸市林业局二级调研员吴金茹介绍说。
把“城市锈带”打造成生态景区
邯郸是一座传统重工业城市,尤其城市西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钢铁、煤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使当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一度成为“城市锈带”。随着结构调整、城市转型、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多种因素叠加,该区域陷入经济和生态“断崖式沉降”,发展趋向边缘化。
如何重构发展模式,改善生态质量?2018年起,该市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三山、两湖、一河”,即紫山、佛山、九龙山,康湖、西湖,沁河,强力推进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在巩固提升紫山景区、佛山景区和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沁河生态文化示范区、复兴区园博园、丛台区大磨山、成语小镇等亮点工程。
示范区总规划面积170平方公里,约25万亩,东起南水北调总干渠邯郸市区段、西至永峰公路、南到青兰高速连接线、北接永年区广府大街。涉及复兴、丛台、武安、永年、冀南新区5个区(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护“四个统一”要求和国家补贴政策,直接补助造林大户或林农。
持续数年的绿化攻坚,邯西生态示范区由废弃矿区蝶变为生态景区,形成串联复兴区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关岭山、康湖,丛台区紫山、大磨山、成语小镇,武安市九龙山,永年区佛山等景区在内的多条绿化观摩路线,森林景观效果初步显现。
据邯郸市气象局2018年至2020年卫星遥感和气象监测资料显示,示范区植被和水体较修复前明显增加,相较主城区气温低3℃至4℃,出现凉爽、湿润的“冷岛现象”。
市县联动高位推进造林绿化
“2013年起,持续开展‘绿美邯郸’攻坚行动,每年营造林面积不低于52万亩。”吴金茹介绍,8年间,邯郸相继打造了涉县圣福天路荒山绿化、磁县天宝寨景区周边荒山绿化、峰峰矿区国家储备林基地、武安市太行高速两侧荒山绿化、肥乡区团结渠沿线景观绿化、广平县生态闭合圈、曲周县环城林建设以及邯西生态示范区、滏阳河全流域生态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20年底,该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19.8万亩,林木覆盖率净增10.4个百分点。
2021年,邯郸市出台《2021年度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实施一山一区三带、千村百网一基地等重点绿化工程。“一山”即太行山区荒山绿化;“一区”即邯西生态示范区绿化提升;“三带”即在主城区周边打造百公里浅山绿带、百公里环郊绿带、百公里滨水绿带;“千村”即2130个村的村庄绿化;“百网”即建设百个以上高标准生态林网;“一基地”即经济林基地,实现林果增收增效。
为高标准推动造林绿化工作,邯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督导、调度,市林业局成立专项督导组,全程跟踪督导指导,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形成市县联动、高位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西部山区,重点抓荒山绿化,在涉县、武安市、磁县、峰峰矿区等山区县(市、区)实施中山浅山增绿和深远山区生态修复;在东部平原,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林果产业,实现林果增收增效;在主城区周边,以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继续提档升级。同时,加大森林草原防火、林木抚育管护和封山禁牧力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2021年截至新闻发布会召开时,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9.65万亩,完成进度已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19.5%。
科学绿化促营造林提质增效
邯郸市因地制宜,主要采取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方式,开展大规模生态修复。据该市林业局生态修复与荒漠化防治处处长袁洪波介绍,2016年以来,该市已完成飞播作业200余万亩,主要飞播树种有油松、侧柏、黄栌、臭椿、刺槐、连翘等。飞播前对播区进行杂草清理、简要平整,飞播种子全部采用驱避剂、生根粉拌种,减少鸟鼠危害,提高苗木成活率。
2021年9月,《邯郸市科学绿化若干措施》印发,明确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宜绿尽绿。围绕营造林提质增效,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依法依规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造林向营林转变。在加大对西部山区剩余60万亩荒山绿化的基础上,工作重点逐步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转变,加强森林抚育经营,落实封山禁牧措施,开展土、肥、水综合管理,不断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质量。
单一树种向多树种转变。做到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坚持乔灌花草结合,建设多树种混交林,种植楸树、元宝枫等景观树种,主干道两侧、城乡接合部、城市快速道两侧宜林地范围内选择大规格乔木,做到一次造林一次成景,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景观系统。
生态建设向综合开发转变。西部山区重点打造一批以核桃、花椒、板栗等干果为主的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城区周边巩固邯西生态示范区绿化成果,增加业态,打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东部平原因地制宜发展以桃、梨等鲜果为主的观光、采摘基地,形成品牌效应,把生态与富民相结合,实现绿利双赢。(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
近日,贵港市举行全面推行林长制成效新闻发布会。2021年6月,该市下发《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如今...
1月上旬,天门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石家河卫生院住院楼竣工验收合格,该卫生院是天门市公共卫生补短板...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北省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实施方案》,推行服务型、差异型...
再过两个月,大厦运营团队工作人员和多个政府部门将联合入驻。1月11日,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中信泰富大厦...
日前,书香湖城,阅读暖冬全民读书暨法治书香润衡水活动启动仪式在衡水市图书馆举行。此次活动由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