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2月18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盘点总结2021成都生态环境成绩,并发布了2022年工作目标和重点。
报盘202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
绿色低碳企业实现主营收入2000亿元
总体来看,2021年,成都市空气质量创下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全市地表水质总体呈优,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实现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良好开局。
具体看,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同比增加13天,优良率81.9%,PM2.5平均浓度降至39.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市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7.4%、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41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年度水质目标要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药、化肥使用量总体保持零增长;新增污泥处置规模450吨/日,医废处置能力(含协同处置)提升至220吨/日;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绿色低碳企业实现主营收入2000亿元。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表示,成都城市发展处于关键成长期、产业发展处在转型攻坚期,虽然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成效,但同时应该看到,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还有差距,现有治理效能还不匹配超大城市需求。
聚焦2022:
更高标准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2022年成都将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蓉城,不断提高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杨斌平表示。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
深化结构调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严控“两高项目”,实施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制度,持续强化工业“散乱污”整治。利用水电优势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以钢铁、砖瓦、铸造等行业为重点,全力推进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窑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公转铁”,试点建设低碳交通示范区和绿色物流示范区。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大型物流基地(集散中心)、商品批发市场等非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强化综合治理,依法精准科学治气。针对移动源、工业源和城市面源实行强化管控,重点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等战役。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汽车维修、工业窑炉等行业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着力推进涉VOCs排放重点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和原辅料替代,分步推进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区域划定工作。完善大气监测体系,推动园区空气质量和VOCs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完善跨区域智慧化监管系统。
加强跨区协作。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联合监管机制,强化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控,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
一方面,围绕国省控断面达到年度考核目标,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以上,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持续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等6大行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另一方面,开展全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阳化河等未达标流域达标攻坚,持续巩固锦江流域治理成效;加快完善城乡污水管网体系,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动态”清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问题。
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
以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4%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为目标,加强源头防控,巩固完善分类管理,推进风险管控和修复,强化部门联动和监督执法、落实考核评估等 6大行动20项工作举措,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土壤环境监管,实施污染地块负面清单和用地分类管控,积极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
此外,要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目标责任书签订、自行监测、监督性监测、隐患排查及整改;启动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发布《成都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标签:
2月18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盘点总结2021成都生态环境成绩,并发布了2022年工作目标和重点。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四川省长江流域禁捕水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禁钓区、禁钓期...
2月19日,星期六,接到四川在线记者的电话时,绵阳年轻干部田勇仍有些兴奋。2月18日下午,在绵阳市八届...
2月18日0-24时,四川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1例为2月15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
民情追踪|我们前两天曝光的冬奥助力大使活动组织者被抓了!四川在线记者成博2月15日,四川在线民情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