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思政教育?西华大学这场研讨会达成了共识

  • 2023-06-18 23:07:02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资料图)

6月18日,一场以“从大流量到正能量——‘数字思政’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探索”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推进数字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变革、构建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等展开深度研讨,旨在助力提升数字素养、赋能思政教研,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力教授分别以《关于“数字思政”的局限与突破》《技术化卷入、数字焦虑与主体性建构》《思政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与西华实践》为题,围绕“数字思政”创新发展作了主旨报告。

冯刚教授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都受数字化环境的深刻影响,数字与人、数字与文化的关系都值得深刻反思。当我们从“道”的层面反思数字技术的社会影响,而不只是从“术”的角度理解数字技术的价值时,可以发现数字技术凸显了工具理性、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数字技术背后的工具理性的基本逻辑是数学逻辑、效率逻辑、功用逻辑。“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必然,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效率,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现实依据。”

吴满意教授提出,在当今的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数字焦虑成为了普遍现象。导致数字焦虑的原因是多样的,数字过载、信息不对称、竞争性内卷等都会导致人们的数字焦虑。数字焦虑的本质是主体身体、心理被计算,被算法规则所牵引。数字焦虑是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的主体性建构,要正确处理好大流量到正能量的关系,强化观察思考和行为选择。

“思政数字化转型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所需。”张力教授认为,要在数字化思政场域构建、数字化思政资源集成、师生数字素养培育、数字化思政评价等四个方面着力,进行思政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他结合西华大学“西华易班”数字思政平台建设基础,探讨了学校在数字化运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思政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基于真实高校校园场景与师生大样本的思政数字化转型案例。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数字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是一场全员、全时、全程、全息、全方位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行动。我们需要加强数字思政能力体系建设,提升解码编码的“码力”和“算力”,生成向上向善的牵引力,以全息性融入与集成式表达,影响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共同推进网络空间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

标签:

推荐阅读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思政教育?西华大学这场研讨会达成了共识

6月18日,一场以从大流量到正能量数字思政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探索为主题

初升高新选择,成都这个顶配“科技创新实验班”准备招生啦

2023年,成都市第二中学科技创新实验班将面向大成都招收30人。

川企大调研·数智潮涌丨数字化转型,这家企业为何 “想转却不转”?

6月初,2023年智能制造进园区四川站系列活动中,一路由智能制造领域行

C视频·西部行丨UP主观察:从一瓶奶看川滇同行 即时看

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被当地投促部门视为

大千龙舟文化节“甜都号子”响起来_焦点速讯

6月18日,内江第十一届大千龙舟文化节的开幕式现场,一个名叫《甜都号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