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优秀音乐作品《博巴森根》在四川大剧院上演。作为“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暨全省群星奖优秀作品示范展演中的精品节目之一,《博巴森根》凭借独有的地域风情,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
《博巴森根》演出剧照
(相关资料图)
挖掘传统
史诗非遗动人心
当天演出前,主唱德青卓玛通过形体和开嗓练习缓解即将上台带来的压力,“还是稍微有一点紧张,毕竟是展示家乡阿坝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她介绍,作品通过主唱、伴唱、伴舞三种艺术形式,让观众了解“博巴森根”的故事。
“‘博巴森根’是流传于四川西北地区的真实故事……”随着故事旁白响起,《博巴森根》16名演员陆续登台,德青卓玛用天籁般的歌声将在场的观众都带到了“博巴森根”悠远的故事里,引发共鸣。来自成都的市民张先生表示,演员们表演非常用心,让他印象十分深刻,“第一次看这样优秀的音乐作品,非常有意义。我还带了小朋友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场很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难得。”阿坝州文化馆馆长俄玛塔说道,“我们的演员大多非科班演员,看到观众的反响这么好,说明我们作品创作路径是正确的。”
据了解,《博巴森根》讲述了1841年,勇猛顽强的藏族人千里征战,与汉族兄弟并肩战斗,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故事。至今,阿坝州理县甘堡藏寨一带仍然保留着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唱跳叙事锅庄《博巴森根》的民间习俗,2008年,《博巴森根》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博巴森根》演出剧照
民间采风打捞沉睡故事
艺术创作让非遗焕发新生
这件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词曲作者阿斯满、姜遥回忆,几年前,他们在阿坝州理县实地采风过程中,被群众锅庄舞蹈《博巴森根》打动,决心在原有舞曲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
“我们在作品创作采风过程中,深入‘博巴森根’故事传承的核心腹地,与村民同吃同住,倾听村寨老人讲述这一口口相传的悲壮故事,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叹。”俄玛塔介绍,正是祖辈留下的伟大精神财富,让他们生出了做好这个作品的底气。
如今,新创歌曲《博巴森根》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用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表达了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在音乐结构上,词曲作者独辟蹊径,用二度空间的表现形式进行叙事和表达。在音乐风格上,女声部分是极富特色的民歌的艺术化创作,直击听众心灵;男声部分在当地锅庄舞蹈《博巴森根》音乐元素基础上进行创新、改变、发展,极具冲击力。在舞蹈表现上,部分舞蹈动作取自叙事性锅庄博巴森根元素,保证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俄玛塔说,作品从创作完成到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前后打磨提升历时四年。在打造提升过程中,节目保留原有结构的同时,针对性加入创新元素,和谐分配领唱、和声及伴唱演员之间的比重,使之和谐完美。为了使作品更富有艺术表现力,阿坝州文化馆和主创团队按场景、角色、声部等分工,狠抓每一个细节,反复排演。针对群文演员有限的表现能力,他们扬长避短,优化演员组合,实现艺术性和专业性的最大化。
一次次的碰撞提升中,才让《博巴森根》走出阿坝,出现在更高舞台。俄玛塔补充介绍,“在歌词的撰写上,除了讲述故事本身,还通过我们这一代群文人的视角着力表达对先辈们的敬仰,使作品更加立体、饱满。唱腔曲调从低沉婉转到明朗轻快,形成强烈对比,曲调震撼人心,让人感受到勇敢与气势。 ”
(阿坝州文化馆供图)
标签:
5月31日,优秀音乐作品《博巴森根》在四川大剧院上演。
5月31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集中介绍四川文旅近期将推出的一批新政策、新场景、新线路。
这个碳中和红领巾主题公园,缘起于3名少先队员提交的红领巾小提案。
5月30日上午10时许,泸州市泸县喻寺镇雷达村,在水滴口水库提灌站,抽水泵正在高速运转。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成都市青羊区十万学子共同跳起韵律操,迎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