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将迎来挂牌六周年。3月31日,记者从四川自贸办获悉,经过六年建设发展,四川自贸试验区在加强顶层设计、开放平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活力、推进现代高端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法治化建设、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等六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历经六年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家底”究竟如何?一组数据看成果:四川自贸试验区大胆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近4批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中,四川贡献12项、占全国1/9。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4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区内入驻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04家。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由挂牌初的4.3%上升到31.2%,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度、投资竞争力显著增强。
数据背后,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步伐加快、改革红利加快释放、营商环境大幅改善的直观体现——
看顶层设计。四川自贸试验区加快探索建立完善鼓励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办法,帮助改革者消除顾虑、放开手脚,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制度框架,出台四川自贸试验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工作评价办法,全面开展四川自贸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努力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先行区。
看对外开放。成都航空枢纽国际(地区)航线由104条增至131条、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22000列,成都国际班列与100个境外城市、30个境内城市联通,对外开放通道全面拓展。四川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地落实,综保区实现四川自贸试验区片区全覆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优化,开放平台建设成效突出。
看市场活力。聚焦改革发力方向,四川自贸试验区以法的权威框定厘清机构设置、任务分工、改革授权、容错纠错等重大问题;累计三批次146项省级管理权限同步下放至四川自贸试验区片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小时清单制”“首证通”改革试点实现获取证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从15.6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1小时,束缚经营主体活力的体制机制弊端深度破除。
看产业发展。六年间不断探索承接高端现代产业转移新路径,推动科技、产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动力更强、结构更优、质量更好的经济增长极。四川自贸试验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300多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超43亿美元,85%集中在高端服务业领域,现代高端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强势聚集。
看法治建设。坚持用法规制度将改革政策或改革经验固化,全国首个以省域命名的自贸试验区法院、检察院率先运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等营运;天府中央法务区改革经验获评“中国改革2021年度特别案例”,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方式日益多元高效。
看协同开放。深入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瞄准省内首创协同改革先行区,瞄准省外建设协同开放示范区。目前四川已设立宜宾、德阳等两批13家协同改革先行区,其中首批8家协同改革先行区自2019年8月挂牌建设以来,已累计探索形成2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标签:
四川自贸试验区大胆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近4批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中,四川贡献1...
该桥以335米的主跨横跨嘉陵江,是目前全国在建跨度最大的双线高速铁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
川渝两地搭平台、链资源、促协作,携手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能投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全场单日发电量日前达到2023 94万度,突破2000万大关,创下单日发电量历史新高。
不久前出炉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中,有一个包括13人在内的银发知播群体,他们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