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1月30日上午,面对收购商开出17元/公斤的出栏报价,乐山沐川县黄丹镇养殖户张力峰始终不肯松口。眼下,他家养殖场里60多头肥猪的平均体重都已超过100公斤,进入了出栏阶段。
不想出栏的原因很简单:随着消费加速回暖,猪价有望上扬,“等到价格相对高点出栏,减少亏损甚至盈利。”张力峰说。
去年一年,养猪行业大部分时段处于亏损状态,哪怕是春节期间也是“旺季不旺”。2023年,消费的加速回暖能让养猪户好过些吗?
(相关资料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看不懂”的行情
传统消费旺季,猪粮比价却连续3个月下滑
过去一年,生猪价格经历了反常的行情。
“大过年的,不会亏吧?”去年11月,猪价刚刚下滑时,资阳安岳县龙台镇养殖户刘洪军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过去3个月的猪市,却把他的问号拉直:眼下,当地的生猪出栏价只有17.1元/公斤。
多年来,12月至来年2月为猪肉消费旺季,生猪出栏价高出全年平均价10%上下。大多数年份,春节前后的猪价更是当年峰值。例如,2017年1月(当年除夕为1月27日),全省生猪平均出栏价为19.8元/公斤,为当年最高时段。
过去3个月,生猪行情让人“看不懂”,是不少川内养殖户的一致感慨。
去年9月起,川猪价格开始一路走高。去年10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宣布全省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生猪出栏价一度突破25元/公斤,零售端更是冲破40元/公斤。为此,去年10月底,四川启动省级政府储备猪肉和地方政府储备猪肉投放,以平抑猪肉价格。
看似一派火热景象,却在不久后出现了快速反转。
“连续3个月没抬头。”绵阳市盐亭县养殖户范伟说,去年10月底,还想着靠年底高价出栏赚上一笔,但随后持续下滑的价格,让这个想法成了空。
数据显示,去年11月起,全省平均生猪出栏价一路跌至今年1月20日前后的16.42元/公斤左右,相较于高点,累计跌幅四成左右。1月11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预警:月初全省平均猪粮比价为5.66∶1,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预警:当前,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48∶1,连续三周处于5∶1—6∶1之间,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为何“旺季不旺”
供给旺盛、消费冲击,叠加原料价格快速攀升
猪市为何“旺季不旺”?从生产端来看,去年川猪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完成生猪出栏6548.4万头,较上年增长3.7%。这一数据,超过年度目标任务近10%。其中,四季度出栏1882.5万头,较三季度增长23.4%。
问题出在城乡消费端。先看城市。去年11月下旬开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家庭消费和餐饮业消费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疫情传播高峰时段,销售火热的是黄桃罐头等水果加工制品,而不是猪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介绍,通过对成都等多个城市的猪肉消费走势进行分析后发现,感染新冠后一段时间内,消费者明显对猪肉消费“提不起兴趣”,“短则两周,长则近一个月。”
再看乡村。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初期,大量农民工返乡,提前释放了春节猪肉消费潜力。“那时,全省猪价有过一段短暂回升。”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猪肉消费占比中,农村地区不足四成,提前释放的需求也不足以拉回猪肉消费大盘。
“猪粮比价‘不好看’,还叠加了一个特殊因素。”农业农村厅饲料处有关负责人解释,去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的饲料价格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快速上涨。
去年初开始,国际玉米、大豆(玉米与大豆加工后的豆粕为主要养猪饲料之一)饲料价格持续走高,下半年开始,原料成本上涨全面传导至下游,导致猪粮比价“起不来”。截至目前,豆粕、玉米价格仍然较常年高出50%上下。例如,玉米价格为3.3元/公斤,为近年来高位。
“如果玉米和豆粕价格没这么高,尽管猪价没起来,但养殖户的亏损会收窄。”省畜牧协会猪业分会会长、成都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晓勇坦言,猪价下滑与成本上涨的双重夹杀,是让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承压明显的主要因素。
兔年的展望
消费回暖是利好,但饲料价格走向仍不确定
“我们的生产还是会正常进行。”即便过去3个月承压不小,但李晓勇仍然坚持公司正常执行仔猪补栏计划。
不少散养户也在兔年春节后“再出发”。“今年消费起来了,搞养殖看着有奔头。”巴中南江县养殖户朱成强一口气预定了3月份补栏的200头仔猪,“8月就能出栏。”
兔年,养殖户真能大展宏图吗?不同的专家和业务主管部门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为,对内要看消费趋势的变化,对外则要看国际局势的变化。
对于前者,业内人士不同程度表达了乐观。“接下来是清明和‘五一’小长假,消费势头持续走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认为,考虑到气温因素,上半年猪市走向将会出现震动回升,下半年则前景看好。
同样乐观的,还有朱增勇。他说,随着促消费的一揽子政策出台,以及跨省跨境游客持续增加,四川年内的猪肉消费有望追上常年,“上半年亏损有望持续收窄,甚至走出亏损区间。”
后者,则关乎成本。从目前国际形势来看,玉米和豆粕价格仍然有望维持高位,但随着我国饲料用粮进口多元化的加速,今年价格有望稳中有跌。“目前,到港的饲料原料价已经下来了。”在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看来,上半年饲料原料价格走势仍然是谨慎乐观。
面对“上半年亏损幅度缩小、下半年重回盈亏线以上”的行业观点,省畜牧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稍显谨慎。该负责人提醒,养殖户仍然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补栏、出栏。
抓住时机升级
降成本与促转型并行,力争打“翻身仗”
不少养殖户表示,要力争在2023年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把去年的亏损补回来。养殖户该怎样安排自家的补栏与出栏?
来自同行的建议是想方设法保利润。“瞅准时机,增收入、降成本。”李晓勇说,去年仍有不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实现了微利和盈亏平衡。究其原因,在于选准饲料采购和生猪出栏时机,实现了成本下降、收益上升。事后来看,去年10月底前后出栏,是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过去近一年的利润最高点。而去年7月前后采购饲料,则是去年一年价格最低点。
如何找时机、降成本?找时机,主要是瞄准消费高峰时段。“还是要按照出栏倒排补栏时机。”内江市市中区养殖户曾勇已经打定主意,针对下半年的出栏计划,从2月起陆续进行补栏,“一般四五个月就能出栏,按照这个时间来排。”
降成本,则需要动脑筋。“我们准备联合几个大户,搞饲料集体采购,把价格压下去。”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养殖户范萧说,总结过去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只有大伙联合起来,才能具备与饲料生产和销售商的议价能力。
不少养殖主体还打算借助科技来降成本。四川省丽天牧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对参与企业代养托管的养殖户情况进行摸底,准备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助理等方式,把公司最新研发的养殖技术推广下去,“争取让大户把成本减少5%。”
在业务主管部门看来,还要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有些能繁母猪超期服役,效率不高,该淘汰就要淘汰。”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省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整体处于稳定区间,相对低迷的市场也给了大家腾退低产低效能繁母猪的空间。因此,要抓住机会“强壮体质”。不过,前述负责人提醒,今年四川仍将对各地生猪出栏实施目标任务考核措施,各地在淘汰能繁母猪、调整产能的同时,也要保证存栏出栏数量处于合理区间。
新闻延伸
农业农村部将从四方面稳定生猪价格
针对生猪价格下降幅度较大、部分养殖场出现亏损的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近日表示,将从加强预测预警、产能调控、疫病防控、市场调节等四方面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和稳价工作。
生猪是重要的农产品,也是重要的民生产品。据介绍,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6.99亿头,生猪供应有保证。但今年生猪供应呈现了三个新特点:出栏增多、消费偏弱、价格下降。
“据监测,去年12月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18.3%,同比增长7.3%。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餐饮和集团消费尚未完全恢复,猪肉消费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曾衍德说。
今后生猪行情走势关键在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以及新生仔猪数量。曾衍德表示,去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4400万头,为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107%;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全国规模猪场5月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增长10.9%和5.6%;前期新生仔猪数量增加较多,大约6个月就要出栏,后期上市将增加。
“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价走低的趋势明显。”他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加强预测预警、产能调控、疫病防控、市场调节,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和稳价工作。(据新华社)
标签:
消费加速回暖2023猪儿也想展宏兔
2月6日,在位于德阳经开区的G50燃机商业化德阳示范电站建设现场,十几名工人正在对燃气轮机进风装置进行...
一把油纸伞,尽显浪漫。2月8日,星期三。今日安逸四川日历海报继续感受非遗之旅,看泸州油纸伞匠人的匠...
了解体坛动态,感受运动魅力,尽在川观新闻体育频道。戳下方音频,回顾昨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体坛要闻吧。
昨夜到今天,贵如油的春雨终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