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全球新资讯:市州观察丨融圈强极,自贡这样下好“先手棋”

  • 2022-12-20 06:15:55 来源:川观新闻

12月12日,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速铁路(成自宜高铁)锦绣隧道贯通。至此,成自宜高铁全线隧道贯通,为年底全线铺轨、明年通车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这条全长约259公里的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自贡而言,更是实施“融圈强极”战略的坚强保障——其建成通车,不仅将为自贡实现“双高铁”梦想,更将与渝昆高铁、成贵高铁相连,成为自贡直达云南桥头堡及珠三角重要经济区的快捷铁路大通道,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加速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12月8日,自贡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坚定不移实施“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四大战略,努力走出一条体现自贡特色、服务战略全局的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发展新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着眼“圈”与“极”,自贡“先手棋”如何落子?

“融”进去 交通先行,逐步实现内畅外联

自贡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融圈,关键就是要主动借成渝开放平台之势、产业集聚之势、创新高地之势、公共资源富集之势,畅通要素流动协同产业配套,深化交流合作,借势借力发展。

“通”是融圈的第一步。该负责人表示,自贡把交通作为先导性工程,聚焦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速建设一批交通干线,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战略交通项目,打通区域大通道大动脉、畅通市内微循环。

去年6月,自贡迈入“高铁时代”。

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密集落地,一张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日益清晰。

陆上,路网更密。去年随着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成渝1小时、川南半小时”交通新格局形成,自贡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接上成都、重庆两大极核之间的高铁通道,加快融入成渝地区“交通圈”。

空中,往来更频。自贡与重庆市永川区构建起川渝首条常态化短途运输航线,该航线全长146公里,用时约40分钟,双方还以自贡凤鸣通用机场、永川大安通用机场为基地,开展公务航空飞行、低空旅游飞行、飞行员培训、短途运输、航空物流等通用航空服务,助力川渝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形成。

更多期待还在酝酿:未来,成自宜高铁开通后,从自贡到成都仅需40分钟;规划建设的自贡至永川高速公路、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高速铁路、泸遵高速铁路等,将形成新的交通格局,助力自贡构建起四向通达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西安的1—2小时高铁交通圈。

自贡高新区。

“强”起来 协同配套,积极参与产业分工

12月7日,自贡市与四川航空集团公司签约,将共同打造川南渝西航空货运物流枢纽基地、无人机及通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是自贡为建设川南渝西综合物流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如何“强极”?自贡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就是要做强新兴增长极、壮大自己。“创造条件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协同配套合作,加快融入成渝产业生态圈,积极参与川南渝西城市产业分工,实现有效协同、高效协同。”自贡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只是川航,自贡瞄准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建设川南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今年7月,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中化(自贡)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氟材料项目签约落地,项目主要生产高端含氟材料,发展含氟聚合物、锂电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对打造全省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自贡是全省三大氢能装备制造聚集地之一,而氢能产业又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板块。目前,该市正携手东方电气集团,开展多领域合作,共同培育氢能产业;同时,自贡还依托布局建设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从装备研发、智能制造、数智服务到协同试验的全产业链创新高地的机遇,引进航空工业成飞等重点企业50户,无人机及通航全产业链加快形成,推动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自贡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打造新能源、新型化工、无人机及通航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引育、园区提标提能、产业投融资体系构建、营商环境提升六大行动,实行一月一拉练、一季一考评、半年一小考、全年一总评的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在公共服务方面,自贡围绕成渝两大都市圈优质丰富的公共服务资源,深化“校联体”“医联体”等建设,努力争取推动成渝两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自贡拓展延伸,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标签:

推荐阅读

每日焦点!雅安鱼子酱出口金额翻3倍 农食产品出口享受“绿色通道”

今年111月成都海关辖区企业出口鲟鱼籽酱5588 5万元,同比增长11 3%。

科创未来丨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如何处理?这项研究作出探索

在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四川大学等产学研单位联合开展了四川黄河流域城...

聚焦:川观调查丨四川近期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激增,多地呼吁把急救资源留给危重患者

为什么突增如此多的呼入量?各地120是如何应对的?居民该如何理性拨打120急救电话?12月17日到18日,记...

每日消息!科创未来|四问“钠锂”之争:相争还是共舞?

记者走访多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请他们解析背后的理论、实践与争议。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