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文 攀枝花观察 陈姝妤 湛璐霜 图/视频
蹲点点位
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河门口社区高家坪《火红年华》影视基地
蹲点时间
4月15日 星期五 晴
从攀枝花市中心驱车半个多小时,过了凉风坳一号隧道不远,就看到一片透着年代感的居民区。顺着路边竖着的一块指引牌拐进小路,看到几面摆动的红旗,记者一行人便到了本次蹲点目的地——攀枝花市西区高家坪《火红年华》影视基地。
4月15日早上8点半,55岁的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居民白萍准时出现在基地大门口。退休四年后,白萍成了这里的讲解员,重新找回上班的状态。
这里是原渡口水泥厂的家属区,本已成为棚改区域,按照规划,计划拆除发展仓储物流,却因着三线建设时期留下浓厚印迹和氛围,被社区和相关部门“抢”了下来,逐渐成了撬动当地文旅发展的一个支点。
红砖房黄棚子 引来游客“推车子”
“原来的渡口水泥厂可是三线建设时一颗重要的‘螺丝钉’,二滩大坝用的水泥,90%以上来自这里。”走在影视基地,河门口街道河门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德育打开话匣子。
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能源和建材基地,攀枝花市西区曾为攀钢源源不断地输送煤炭、电力、水泥、石灰石,这里有攀枝花市第一家工农兵商场、第一家新华书店、第一家国营照相馆。
高家坪《火红年华》影视基地参观体验区大门
几十年过去,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高家坪也在寻找新的机遇。“我们一直在思考这片区域怎么办,没想到突然就来了这么一次机会。”张德育说,2019年,电视剧《火红年华》剧组在高家坪完成了224场次拍摄任务,社区将原有场景保留,剧集热播,带火了这片取景地。
放眼看去,26栋红砖房排列开来,墙壁上淡黄色木窗零星打开,楼两侧的红色宣传标语简洁质朴......一年前,记者第一次来到高家坪时,就被这富有特定年代感的生活场景吸引。
如今,高家坪成为影视基地,又有了新变化。新添了五、六座低矮木棚子,停靠着几辆二八自行车,一边的桌子上还摆了搪瓷杯。
“参观者快到了,要准备一下了。”顾不得细看,白萍拉着记者走进“复刻”的三线建设指挥部,整理桌上摆着的老物件。
说话间,一辆小巴车在门外停了下来。当天,攀枝花市社科联工作人员在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除了听讲解,他们还在体验区体验当年的三线建设生活:推独轮车,运石头,过木桥,体验干打垒、搭帐篷、生火做“创业饭”......目前,已经有2万余人次走进高家坪,听白萍讲三线建设故事,体验三线建设生产。
试水集体经济 社区居民家门口上班挣钱
等参观团队体验完,已经临近午饭时间。白萍带着一队人又往食堂走,食材已准备好,只等游客生火煮饭,点燃袅袅炊烟。
2019年,河门口社区成立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攀枝花市永欣居民服务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从最初居民服务变成现在的基地运营管理。白萍和20多位社区生活困难居民成了员工,参与日常的维修、保洁、安保等工作。
高家坪《火红年华》影视基地一角
对社区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个惊喜。“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给社区带来了一些资金。”张德育介绍,公司已经有5万多元的收入,“平时居民反映的小问题都能及时修补,不用再等了。”
利用影视基地这个“爆点”,西区将河门口片区串联起一条三线精神文旅线路,推出多个主题研学项目,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我们打算把新一点的民房改造成三线建设体验客房和标准客房,还准备把民间艺人拉来入驻红砖房,搞文创,把人气带起来。再过一年来看,还会有新变化。”采访结束前,攀枝花市西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林志华滔滔不绝说着新点子,不忘发出新邀请。
从攀枝花市中心驱车半个多小时,过了凉风坳一号隧道不远,就看到一片透着年代感的居民区。
需对二绕成绵互通成都至绵阳方向转二绕内环匝道路面病害进行处治,处治期间关闭成绵高速成都至绵阳方向...
近日,省民营办联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工商联、四川证监局印发了《四川民营企业雁...
日前,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三个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加工项目节能方案。
全国两红两优表彰名单发布四川73个集体和个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