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人工智能成为“艺术家”会怎样?这个展览帮你“脑洞大开”

  • 2022-04-09 21:17:13 来源: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

人工智能正在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当下使用的高频词汇“算法”“深度学习”等便是例证。当人工智能与艺术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4月9日,成都麓湖·A4美术馆新展“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解脱”给出了可能。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尕策展。参展艺术家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新媒体艺术、技术与科学相交叠的领域多有建树,共展出包括声音、装置等在内的16组作品。

从形式上看,这场与科技深度结合的艺术展,也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展览的面貌。步入展厅,如同走进一间又一间密布着设备、器材的实验室。

参展作品《微·节奏》

美术馆二楼的作品《微·节奏》是一件生物驱动的声音装置。艺术家采集了麓湖·A4美术馆周围的水和土壤样本,通过技术手段将其中微生物细胞内细微的电压变化,转化为现场十余盏灯光的明灭;随后,灯光变化产生的数据,又被采集并发送到一个辅助型学习机器上,呈现为图像化的乐谱,演奏出不断变化的滴答声。

参展作品《肉身机器》

与之相似,作品《肉身机器》则让艺术家成为数据的提供者,通过手环将艺术家的心跳、血压、位置等上传至云平台,与展览现场采集到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一道,借由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在屏幕上生成不断变化的图像。

正如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所言,在大多数人都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附属品或工具时,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们普遍选择通过设计程序,让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相关的反应,并以运动、影像、声音等形式传达给观众。也就是说,此次展览试图让人工智能自身成为“艺术家”,以它的逻辑来进行创作、呈现作品。

例如,作品《地球合奏》是一件十分“混搭”的作品:4个来自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的鼓类乐器、一个电子系统、一个可以访问地震系统数据的软件。作品通过获取地震信息数据激活鼓槌的演奏,用声音展现地壳运动的多变性。

参展作品《本能》

这种创作思路,还让不少作品与观众产生了奇妙的互动。作品《本能》远看如同一盏台灯,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吸引观众靠近;然而当距离过近时,灯光就转变为炫目的强光并伴随尖刺的声响,仿佛人工智能在提醒观众“保持距离”。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本文部分图片由麓湖·A4美术馆提供)

标签: 脑洞大开 人工智能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成为“艺术家”会怎样?这个展览帮你“脑洞大开”

人工智能正在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当下使用的高频词汇算法深度学习等便是例证。

四川疾控健康提示:加强对广东省广州市风险人员排查

公众要密切关注上海市、吉林省、广州市等地疫情情况。

密闭场所如何定义?成都市卫健委发布疫情防控热点问题解答

4月9日,针对社会关注的疫情防控热点问题,成都市卫健委作出解答。

成都疾控:居家防护怎么做?注意这6点

减少外出,宅家也是抗疫!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