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成都新津知美术馆十年:在“消失的建筑”里办一场“消失的展览”

  • 2022-04-03 11:21:52 来源:川观新闻

张琪凯《脆弱之间二号》,“消失的展览”参展作品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

在一座美术馆里,看一场关于这座美术馆的展览——这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4月2日下午,位于成都新津区的知美术馆迎来两场新展:“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和“消失的展览”,就带给观众如此独特的体验。

知美术馆建筑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今年我们做文献梳理时,发现美术馆从建造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们希望从隈研吾第一次到新津开始,把这个过程一点一点还原出来。”谈及展览初衷,知美术馆馆长王丛卉表示。

“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展览展品

“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呈现近30件展品,包括最初的建筑图纸、带有新津特色的瓦片、隈研吾设计的家具及其在现场时的对谈文本等,涉及在地研究、设计初衷、材料选择、美学理念等众多细节,使观众充分感受隈研吾设计知美术馆的脉络,以及建筑从零到完整的线索,探寻营造设计背后的故事。

“知美术馆是一件作品,不仅仅对隈研吾而言,更是对成都这座我们所深爱的城市而言。她如一叶扁舟,邀我们来一次灵感的远游。”王丛卉说。

隈研吾设计知美术馆,强调尊重整个建筑所存在的环境,考虑建筑如何去呼应这样的环境。“最终来到这里看建筑的观众,希望他们注意的不单单是建筑,还有老君山整体的呼应。”知美术馆因而成为一座在自然中“消失的建筑”。

刘国强《X(折叠系列)#1》,“消失的展览”参展作品

与此相呼应,当天,一场名为“消失的展览”的新展同期举行。有趣的是,知美术馆已有一个正在举办的大型展览,这对“消失的展览”策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凸显展览主题,又要巧妙融入美术馆空间,不能与既有展览冲突。

“消失的展览”策展人宁文介绍,此次展览特邀刘国强、熊佳翔、张琪凯3位艺术家,将他们的4件参展作品“藏”在美术馆中,与建筑展开对话。“希望这是一个‘看不到’作品的展览,一个‘空’的空间。每件作品都能与知美术馆的建筑空间高度融合——哪怕作品就在眼前,可能观者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作品。”

例如,知美术馆三层展厅原本是一个空旷的空间,展厅正中间突然出现的一根柱子,就是艺术家熊佳翔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柱子》。作品看似一根粗壮的承重柱,其实用布缝制而成,观众可以触摸改变其形状甚至钻进内部。“这是一件互动、开放的作品,希望通过它与建筑师隈研吾对话,与观众一起激活这件作品。”

观众与“消失的展览”参展作品、熊佳翔《柱子》互动

而在知美术馆不同楼层的展厅,还“隐藏”着张琪凯的《脆弱之间二号》《石骨》和刘国强的《X(折叠系列)#1》等3件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希望大家能够重新去品味隈研吾的建筑设计理念,重新去感受知美术馆的整体空间,获得一种新的观展角度和观展体验,这正是‘消失的展览’想要呈现的。”宁文说。

张琪凯《石骨》,“消失的展览”参展作品

标签: 成都新津

推荐阅读

成都新津知美术馆十年:在“消失的建筑”里办一场“消失的展览”

成都新津知美术馆十年:在消失的建筑里办一场消失的展览

成都:进林区祭祀先填文明祭祀申报码

成都:进林区祭祀先填文明祭祀申报码

C视频|清明特辑纪录片:那个在光里的梦—致敬点亮他人生命的7岁女孩“奥利奥”

那位曾经感动一座城的奥利奥女孩张唐梦伊,她留下的眼角膜已经让两位眼疾病患者重见光明,奥利奥延续着...

四川昨日新增本土“6+5”

4月2日0时至24时,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其中1例为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

一图读懂成都“3+3”本土感染病例(截至4月2日18时)

4月1日0时-2日18时,成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一图读懂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