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临期食品“火”了起来。在微博上,“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亿,B站上有关临期食品的视频最高播放量近60万次,知乎上“带你了解临期食品”的文章热度近2万,小红书上临期食品的相关笔记超过2600篇……
只用一半价钱就能满足“舌尖上的幸福”,无疑是临期食品走红的主要原因。与过去多吸引中老年人不同,如今,临期食品在年轻人之中也成为了新时尚。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中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47.8%。临期食品如此受年轻人待见,招致了不少资本的注意力。目前,临期食品已经成为一条火热的创业赛道,今年上半年更有多个创业者获得融资、扩大规模。然而,临期食品算得上是一门好生意吗?
表面上看,临期食品店是市场自发秩序的结果,有利于在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搭建桥梁,促进临期食品更高效地流动和利用。但从根本上说,临期食品是食品产销供应链分配和运转不够精细的冗余。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些生产者因产能预测、库存管理、物流运输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传导到下游推红了不少临期食品店。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有效恢复,企业恢复了对产能的掌握,临期食品店必然面临供应链问题,能否持续发展还未可知。
其次,临期食品的走红,更多像是资本跑马圈地的结果。就像我们过去看到一个个“互联网风口”的故事一样,也有不少厂家沉醉于PPT、讲故事——比如,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有望突破300亿元……但事实上,传统商超都有自己的消化渠道,小玩家也不具备快速反应能力、销售端预测能力及规模效应。一些品牌在资本加持下固然能野蛮生长,但潮水退去后又是否在裸泳呢?
第三,公众对临期食品最大的担忧在于安全。保质期和有效期,虽然看起来有质的差别,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一步之遥,也给了不少商家混淆是非的机会。在媒体报道中,一些产品篡改日期的行业乱象客观存在,这两天,还出现了大润发超市将发臭隔夜肉洗了卖的新闻,再次说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临期食品的监管,尽快出台专门统一的临期食品国家界定标准和储存标准,真正确保临期食品的安全,让消费者有更加明确的消费预期、更完善的售后保障。
因此,临期食品只是目前“看上去很美”,但还有些“骨感”的现实需要面对,还需要交给时间来检验。但无论如何,通过一种社会联动的方式,围绕食品安全、厉行节约进行更多探索,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场景。(扶青)
近日,贵港市举行全面推行林长制成效新闻发布会。2021年6月,该市下发《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如今...
1月上旬,天门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石家河卫生院住院楼竣工验收合格,该卫生院是天门市公共卫生补短板...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北省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实施方案》,推行服务型、差异型...
再过两个月,大厦运营团队工作人员和多个政府部门将联合入驻。1月11日,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中信泰富大厦...
日前,书香湖城,阅读暖冬全民读书暨法治书香润衡水活动启动仪式在衡水市图书馆举行。此次活动由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