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各地争设险资引进KPI,河南“新增3000亿”目标如何实现?|热讯

  • 2023-05-27 16:49:20 来源:大河财立方

编者按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成本低、来源稳定等显著特性,能够穿越经济周期进行长久期配置,是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长期稳定资金供给方。


(资料图片)

河南是人口大省,保费收入常年居全国前五。不过总体来看,河南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仍相对靠后,运用规模及范围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为全面展现河南省保险资金利用情况,探索保险资金与河南结合的更多可能性,在“奋进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保险资管河南行”活动举办前夕,大河财立方推出系列报道,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长久期、规模大、来源稳定,可补充流动资金,可买卖信托、债券,可开展股权投资,“长袖善舞”的保险资金正成为各地争抢的“宠儿”,被多地列入了年度金融工作的KPI。

河南作为中部大省,也明确提出了“险资入豫”的计划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增保险资金运用达3000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5000亿元。

对于河南来说,上述目标好实现吗?当前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如何?

保险资金助力河南打造宜居宜业新风貌

临近6月,宁陵县四湖休闲区综合整治项目上,数百名施工人员正在忙碌赶工。若他们能早一日将项目完工,宁陵县城区水系河道便能早一日疏浚贯通,还宁陵县人民宜居宜业宜游的碧水蓝天。

宁陵县位于商丘市西部,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城内分布着四大人造湖泊。长期以来,由于河湖淤积严重,河道无法正常排水、泄洪,还有大量垃圾直接排入河道,水资源污染严重。

四湖休闲区综合整治项目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城湖清淤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配套服务设施工程等,改善城区水系河道的生态环境,升级河道两侧景观品质,改善附近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豫资控股)有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需要长期资金的保障。“太平洋-中原豫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就是宁陵县四湖休闲区综合整治项目背后最坚实的保障。

“该债权投资计划是豫资控股与中国太平洋保险联合发起的绿色产业领域投资,总规模2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正阳县慎水河中支及清水河(原韦甲沟)下游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宁陵县四湖休闲区综合整治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目前已放款10亿元,利率4.67%,7+3年。其中4亿元用作流资,6亿元用于宁陵县四湖休闲区综合整治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豫资控股有关负责人说,本笔业务也是河南省内发起设立的首单通过绿色认证的保险债权投资计划。

济郑高铁,是连接山东省济南市和河南省郑州市的高速铁路,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三横三纵”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

为优化济郑高速铁路项目融资结构,2022年,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设立“平安-郑济铁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30亿元,期限5年,资金主要投向济郑高速铁路项目,为河南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添上重要一笔。

与此同时,河南投资集团、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等的重大项目建设、中长期资金供给中,也有保险资金的助力。

各地加码引进保险资金

河南险资运用存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保险资金在各地的“存在感”显著提升。

2021年12月,广西省出台《广西保险资金扩大使用三年攻坚计划(2021—2023年)》,提出2021—2023年,引入保险资金3000亿元;

2022年7月,《河南省推进“险资入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公布,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增保险资金运用达3000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5000亿元;

2023年2月,四川省发布《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积极推进“险资入川”,力争2023年末规模超过5000亿元⋯⋯

浙江、广东、安徽、山西、湖南等多地也纷纷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险资落地工作。保险资金为何这么“香”?

“与银行、信托、证券、公募基金等资产管理行业相比,保险资金在久期、规模、稳定性、收益预期、风险约束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能够穿越经济周期进行长久期配置,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提供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支持,是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长期稳定资金供给方。”太平洋资管相关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也更加广泛,现金、股票、债券、另类资产(指投资于传统的股票、债券和现金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如私募股权、证券化资产等)、衍生品等均可投资。在资金运用上也更加灵活,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根据自身实际调整发展策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保险业总资产27.1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5.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9.15%。保险资金已成为国内基金市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第三大机构投资者。

不过,在河南市场上,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与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近年情况看,河南对保险资金债券、债权、股权、私募等工具多的优势认识不到位,引资方式不够灵活。已引入的保险资金中,过于注重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集合信托计划等简单直接的融资工具,在企业债、公司债、大额存单、政府债等保险资金更青睐、投资比重最大的品种上,河南与其他省市存在一定差距。在引入保险资金投资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领域上,河南与发达省份差距更大。”河南有关部门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数据显示,河南保费收入常年居全国前五,但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相对靠后,与经济总量全国第五的位次不相匹配。

除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这背后也有保险资金本身的桎梏。

“相较于银行信贷、债券等,保险资金的成本往往会高上100bp左右,若是项目规模较大,对于企业来说会增加不小的成本。而且保险资金对安全性要求更高,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较强,主要投向省内强3A龙头企业,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使用门槛较高。”河南某国资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我们而言,保险资金更多是作为备选资金存在。”

“河南整体的投资环境也偏向保守,相关专业人才缺乏,金融创新能力不够,这也是保险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上述人士表示。

“险资入豫”需持续加力

解决这些问题是关键

根据河南省提出的“险资入豫”工作计划,“十四五”期间将积极推动、有效落实河南与全国主要大型保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增保险资金运用达3000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5000亿元。

就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任重道远,如何实现?

“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面临的‘资产荒’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保险资金也迫切需要寻找优质的投资项目匹配负债,但保险资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保险资金更注重长期、安全的回报。河南引入保险资金规模相对较少,主要还是与当地经济活力、可投资的债券股票总量较少、信用市场受到冲击等因素有关,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迅速解决的。建议河南地方政府既针对当前‘险资入豫’暴露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也要做好长远规划,分阶段、分计划、分步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辖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某资深业内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我们认为在以下5个方面,河南可以与险资开展积极探索。其一,引入保险资金对国有企业进行增资,改善股权结构、补充企业流动性,助力提升企业能级;其二,参照阳光保险、中国太平分别牵头设立100亿元母基金投资医疗健康、新基建、新制造、产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保险机构合作成立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引入险资基金,服务河南‘十大战略’;其三,针对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重点基建项目,引入匹配性强的保险资金,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其四,建议引入保险资金作为河南企业长期限债券的基石投资人,批复专项额度用于投资河南各类债券,降低发行利率的同时拉长债务期限,优化债务结构;其五,还可引入证券化资金,盘活存量资产,主要包括以省内企业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在中保登发行ABS、作为河南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的基石投资人等。”河南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5月29日—30日,“奋进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保险资管河南行”活动将在郑州举行。这是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之下,助推“险资入豫”工作落地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此次‘保险资管河南行’活动,我们可以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探索更多与险资开展务实合作的可能性。也建议省里相关部门多组织省内企业组团拜访保险公司,或组织保险公司对省内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增进保险公司与省内企业的沟通,推进项目落地。”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标签:

推荐阅读

各地争设险资引进KPI,河南“新增3000亿”目标如何实现?|热讯

编者按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成本低、来源稳定等显著特性,能够穿越经济周期进行长久期配置,是国家

六安市2023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多少?六安市养老金怎么算法?

2023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消息:安徽省养老金上涨方案消息2023公布出来了吗,其中每个城市如何调整?哪些人

新一批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将开建|新消息

【新一批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将开建】5月27日,全球首批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2-1号...

全球最资讯丨全球唯一白色大熊猫影像首公开:已经成年了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猫影像首公开:已经成年了

环球快消息!教育部提醒!以农村学校、村庄周边等为重点→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多地先后发生学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教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